金属氧化物垢的清除

2023-11-20


金属氧化物垢的清除





工业生产中常用到碳钢、铸铁、铜及其合金、铝及其合金等材料。








1.钢铁的腐蚀产物垢




铁锈是钢铁在环境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下,在其表面生成的难溶的产物,以+2或+3价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为主要成分,有时还有少量铁盐。




(2)钢铁的主要腐蚀产物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;所生成的铁锈的化学组成、形态和性能各异。




a.三氧化二铁 分子式Fe
203,红色或黑色无定形固体,相对密度5.12~5.24,熔点1560,在熔融的同时分解。不溶于水及醇、醚等非水溶剂,可溶于盐酸、硝酸和硫酸等。



b.四氧化三铁 分子式Fe
304,又称磁性氧化铁。黑色固体,相对密度5.18,熔点1538,在熔融的同时分解。不溶于水和醇、醚等非水溶剂中,可溶于酸。



c.氧化亚铁 分子式FeO,又称一氧化铁。黑色固体,相对密度5.7,熔点1420
。不溶于水、碱溶液以及醇、醚等非水溶剂中,可溶于酸。



d.氢氧化铁 分子式Fe(OH)
3,在水溶液中呈棕红色絮状,相对密度3.4~3.9,加热时逐渐分解为氧化铁;不溶于水和醇、醚等非水溶剂中,可溶于酸。在酸中的溶解度随氢氧化铁的制成时间而异;新生成的氢氧化铁垢易溶于无机酸和有机酸,而陈旧的氢氧化铁垢则难于溶解。



e.氢氧化亚铁 分子式h(OH)
2,在空气中不稳定,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 。



(2)钢铁在干燥大气中的腐蚀产物 钢铁在干燥大气中被氧氧化;生成组成为FeO、Fe
203或Fe3O4的氧化皮。通常,FeO的结构 比较疏松,对钢铁基体的保护作用较差;而Fe203和Fe3O4的结构 比较致密,对钢铁基体有良好的保护作用。



(3)钢铁在潮湿大气中的腐蚀产物 在潮湿大气中,钢铁被腐 蚀首先生成的主要是Fe
203·nH20,再生成Fe304;当锈层干燥,氧 气可以透过时,Fe3O4又被所透过的氧气,氧化成铁红色的Fe203 锈垢。



(4)钢铁在充氧的中性和碱性的水溶液中的腐蚀产物 在充氧 的中性和碱性的水溶液中,钢铁容易发生钝化,只生成很薄的氧化 膜,不构成锈垢。当达不到钝化状态时,其腐蚀产物一般是+2价 或+3价的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以及某些铁盐。




例如,在高压锅炉的水冷管壁上,形成以Fe
203为主的锈垢, 由于在运行中往往加入磷酸盐,因此含有铁的磷酸盐,形成致密的 结构。



当碱的浓度很大时,所生成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被碱溶解,生 成可溶性的铁酸盐。




(5)钢铁在盐溶液中的腐蚀产物 在盐溶液中,钢铁的腐蚀速 度比在水中的大,因为盐溶液的电阻比较小,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阻 力比较小。其腐蚀速度与盐的种类、浓度、温度、溶液的流动状态 和含氧量等有关。




(6)钢铁锈垢的一般清除方法 钢铁在高温下生成的氧化皮——Fe
203、Fe304和FeO都可以溶于酸,如:
Fe203+6H+2Fe3++3H20
Pe304+8H+2Fe3++Fe2++4H20
FeO+2H+Fe2++H20



此外,当酸渗透过氧化皮的缺陷以后,与基体铁发生反应,析出氢气,产生气泡,对氧化皮可起到机械剥裂的作用,从而加快溶解。要注意的是析氢反应如果过快,氢气渗透人钢铁基体,会引起钢铁的氢损伤——氢鼓包、氢脆和氢致开裂。为防止此现象的剔生,应采用酸性介质缓蚀剂。




在一般的大气、水、盐和碱溶液、氧化性酸中生成的钝化膜及 其他形态的腐蚀产物,一般均可由酸溶液清除。[page]




在氢离子浓度相同的条件下,不同的酸对铁锈的溶解速度有很 大的不同,表明酸根对铁锈的溶解也有影响。如果酸与铁锈反应能生成具有更大溶解度的盐,则酸根起促进铁锈溶解的作用。例如,铁锈在盐酸和氢氟酸中的溶解速度较快,这与C1
-、F-离子能使铁 锈溶解,转化为易溶解的铁的卤化物相关。但是,这两种酸容易挥发,清洗时的操作温度和浓度不应太高。硫酸对铁锈的溶解速度较小,因为溶解产物Fe2(S04)3在酸中的溶解度较低。升高酸的温度, 可增大Fe2(S04)3的溶解度,以加快铁锈的溶解。



2.铝及铝合金的腐蚀产物垢




(1)铝的主要腐蚀产物 铝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产物,主要有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。




氧化铝,俗称矾土,白色,相对密度3.9—4.0,熔点2050
, 沸点2980。不溶于水,能渐渐溶于浓硫酸。



在干大气中,铝表面生成的氧化铝是非晶态的,与基体牢固结合,具有保护作用。




在潮湿的大气中,所生成的氧化铝发生水化作用,转变为水合氧化物,膜厚逐渐增加,其保护性下降。在500
以上,铝表面的氧化铝变成结晶膜,失去其保护性。



在水中,铝原有的表面氧化膜变厚。在<90
的条件下,产物是β-A1203·3H2O;在>90时,产物膜是非晶态的α-Al2O3·H2O。



(2)铝的腐蚀产物的一般清洗方法 因为铝是两性的,铝的腐 蚀产扭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也是两性的,可以溶解于酸,也可以溶解 于碱;因此,铝及其合金的腐蚀产物垢可用酸洗法,也可用碱洗法 清除,但是要注意抑制酸、碱对基体的腐蚀。




a.采用酸洗法 对铝及铝合金的腐蚀比较轻,清洗操作比较容易,披清洗表面无暗色膜,并具有半光泽的外观。应尽量采用可使铝处于钝态的一定浓度的氧化性酸,如硝酸,或在酸洗液中加入适当的酸性介质缓蚀剂,似减轻酸对基体的腐蚀速度很小,但是铝在硝酸中的腐蚀速度很小,但是铝的表面腐蚀产物膜也可能溶解于硝酸。





可以采用含175g/L三氯化铬和35g/L硫酸溶液清洗热处理后的铝合金表面。如果铝合金中含有铜、镁、锡、硅等合金元素,可以采用体积浓度10%的氢氟酸(浓度40%)和体积浓度10%的硝酸(相对密度1.42)的混酸水溶掖进行清铣。当铝合金的硅含量超过10%时,清洗后的表面会留下灰色膜,可以用浓的硝酸和氢氟酸的混酸进一步清理。






b.采用碱洗
可以采用10%氢氧化钠,即可迅速溶解铝的表面氧化物垢,但是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控制在1—2min,以免对基体的损伤过大。添加适当的铝在碱性介质中的缓蚀剂,可以减轻这种损伤。在碱液中添加20~30s/L
NaCl或NaF,可改善清洗表面的外观,使浸蚀更均匀。




碱洗后的铝合金表面所出现的灰暗色膜,可用适当的酸性出光液除去。例如,含铜的铝合金,用浓硝酸加同体积的水浸蚀;含锰、镍、硅的铝合金的出光,可用体积比3:1的硝酸和氢氟酸的混酸浸蚀。其主要反应:







Si+4HN0
3Si02+4N02+2H20



Si02十6HF
H2SiF6+2H20







Me十8HN0
33Me(N03)2+2NO+4H20






Me十3HF
H[MeF3]+H2



反应式中Me代表Ni、Mn两种金属。含锰的铝合。金的反应与此相似。







含有钢、镍、锰、,硅等元素的铝合金制品经过碱液清洗后,—官的表面会出现暗色的膜,可用酸性出光溶液将膜除掉。为使含铜的铝合金出光,可用1:1(体积比)舶HN0
3溶液浸蚀。为使含锦、锰、硅的铝合金出光,一般使用HNO3:HF=3:1(体积比)的混合酸液浸蚀。



虽然高纯度铝在浸蚀时不出现暗色膜,但也应当也应当在1:1的HN0
3溶液中、进行短时间浸渍、—以便中和难以洗净的残留的苛性钠。



铝及其合金表面的腐蚀产物,在有效除油后厂也可直接用各种酸类进行清洗,溶解反应如下:




A1
203+6H+2AI3++3H20



2Al+6H
+2AI3++3H2






在酸性溶液中,铝及其合金制品基体的腐蚀较轻,操作控制比较容易,通常不会出现碱液清洗后留下的暗色膜,制品表面具有清洁的半光泽的外表。在酸液中添加适当的缓蚀剂,可以大大减少酸液对铝基体的腐蚀。生产实践证明,Lan-826和Lan-5是铝及其合金酸洗时的良好的缓蚀剂。[page]




3.铜及铜合金的腐蚀产物垢







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的氧化物及其无机盐——在大气中主要生成碳酸铜、硫化铜和氯化铜。在潮湿空气中,铜受氧、水、二氧化碳和氯化物等的作用;生成碳酸铜或氯化铜膜;当受氧和硫化物作用时,将生成棕色或黑色硫化物垢层。




(1)碳酸铜
又称为碱式碳酸铜,分子式CuC0
3·Cu(OH)2,是浅绿色细小颗粒的无定形固体,有毒!铜的表面上生成的绿锈俗称铜绿,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。相对密度4.0,不溶于水。碳酸铜在200~C时分解为黑色氧化铜;可溶于酸,生成相应的铜盐;也可溶于氰化物、铵盐和碱金属碳酸盐的水溶液,而形成铜的配合物。



(2)硫化铜
溶度积很小,6.3X10
-36。即使加入大量的H+,也不能把硫化铜水溶液体系中的S2-浓度降低到硫化铜溶解所需的浓度以下;—因此硫化铜不溶于盐酸。但是,硝酸可把乎—氧化为乳而使硫化铜溶解:







3CuS+8HNO3
3Cu(NO3)2+3S↓+2NO+4H2O



(3)氯化铜
分子式CuCl
2·2H20,为绿色菱形结晶,单斜晶系。在潮湿的大气中有潮解性,相对密度2.54。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风化。有毒!可溶于水,氯化铵、丙酮、醇、醚等;从氯化铜水溶液中结晶时,在15以下,得到四水盐;在15~25.7范围内,得到三水盐;在26~42范围内,得到的是二水盐;在42以上,得到一水盐;在110时,失去结晶水,转化为无水氯化铜,是黄棕色结晶粉末,有吸湿性,相对密度3.054,熔点498,在993分解为氯化亚铜。







清除铜锈的一般方法是采用无机酸清洗,通常采用硝酸、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。但是,应当根据其合金成分和表面锈垢的组成和状态,正确地选定洗液的组成、比例及清洗工艺条件。




当表面的锈垢是黑色氧化皮时,一般应采用三道清洗工序:




先用60cE左右的10%~20%硫酸水溶液浸蚀,使氧化皮变疏松;







再用下表中的酸性处理液进行无光浸蚀;







最后用光亮浸蚀液浸蚀,见表3-5。



表3-5
铜与铜合金的浸蚀工艺




药品名称/(g/L)







铜合金

铸铜

黄铜

锡青铜

H2SO4
HNO3
HCI
NaCI
HF

300~330
300~330
5
3~6


750

20
1000

300~400
500~600
7
5~10


1000
4




加氯化钠的也可不加盐酸。



浸洗黄铜的锈垢时,所配的混酸,应使黄铜基体中的铜与锌自溶解速度之比和黄铜的Cu/Zn比相接近,清洗后黄铜的表面才能铂持原有本色。当混酸中的盐酸浓度偏小时,浸洗后黄铜表面呈滤龚色;当混酸中的盐酸浓度偏大时,浸洗后黄铜表面会出现棕褐色以斑点。当混酸中的硝酸浓度偏大时,浸洗时黄铜表面铜的溶解超快,清洗后黄铜表面发灰;当混酸中的硝酸浓度偏小时,浸洗时铜的溶解过慢,浸洗后的黄铜表面发红。




在清洗铜合金的铸件时,为溶解锈垢中的铸砂,可在混酸中加适量的氢氟酸。





在清洗青铜合金件时,酸中不加人硫酸,而相应提高硝酸的浓度。






用上述混酸溶液清除铜的锈垢,一般在室温下操作,因为随温空升高,铜的溶解加快,黄铜的表面会发灰、失光。此外,当温度丑过50
时,对合金的腐蚀加剧,且引起酸液分解,毒化环境。



铜合金在清洗又经过光亮浸蚀后,表面处于活化状态,要尽快莛行钝化处理,以免失光变色。钝化工艺见表3—6。



表3-6
铜及铜合金钝化工艺

溶液组成/(g/L)

A

B

C

D

HNO3
H2SO4
CrO3
NaF
K2Cr2O7
BTA

1~2
1~2
100~150
0
0
0

21.2
27.4
15
1~2
0
0

0
0
0
0
10~20
0

0
0
0
0
0
10~15



阅读21
分享
写评论...